
拆除违建、改造绿地边角、盘活闲置地块……地铁8号线上育新、永泰庄这两个曾被“停车难、秩序乱、通行挤”困扰的地铁站口,正通过一站一策的精细化改造,变得焕然一新。
育新地铁站B口改造后
清晨7时,育新地铁站B口的非机动车停车场里已停了不少车。居民张先生将电动自行车推入划线车位,沿着宽敞的步道走向地铁站。“搁以前,这儿堵得人都得侧着身走,现在多利索!”他笑着说。
育新地铁站B口外改造前
如今育新地铁站B口外这块1500平方米的开阔停车场,曾是一块被小商户违建与简易车棚占据的“脏乱角”,空间局促、隐患丛生。经过工作人员一次次上门沟通,违建被顺利拆除。如今,这里变身为能停1500余辆车的非机动车停车场,停车场内标识清晰明了,通道畅通无阻。停车区还贴心地配备了3组换电柜和夜间照明设施,方便市民使用。“由于停车场紧邻居民楼,为化解噪音扰民顾虑,我们特意沿墙加装了一道隔音板,在保障停车功能的同时,也守护了一旁小区的宁静。”西三旗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科长闫微介绍。
育新地铁站B口外改造前,非机动车停到自行车道上
在育新地铁站C口,通过“绿地搬家”的方式,40棵杂乱灌木被移走,为地铁口周围腾出了400个停车位,行人的通行空间也从昔日不足一米的小道拓宽至两至三米。
育新地铁站B口改造后
永泰庄地铁站外同样通过“见缝插针”式的改造,破解了非机动车停车难题。A口通过盘活870平方米闲置边角地,平整硬化后新增580个非机动车车位;还通过拓宽人行步道,增添了133个非机动车车位,缓解了高峰时段行人与车辆混行问题。C口通过复合利用树下空间,新增了573个车位。“为了协调商圈和停车的矛盾,我们还在商场外的广场和绿地之间设置了花箱,既划出了停车边界,又美化了环境,行人通行顺畅了,商场也满意。”闫微说。
硬件升级了,长效管理也得跟上。80余名保安、文明引导员会轮流在早晚高峰时段,到地铁站周围规范车辆码放,共享单车企业也派了专人驻守,及时调度车辆,不让“车山”再挡路。记者从西三旗街道了解到,未来街道将继续推进地铁周边道路拓宽工程,优化共享单车调度,加强高峰时段值守,让居民出门更顺、心里更暖。
(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博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